曹天社,男,豫剧须生。生于河南嵩县。 13岁因家贫辍学入阎庄程继周戏班学艺,拜韩佳旦为师,工须生。1950年调嵩县文化馆工作,1951年受命组建嵩县豫剧团,任指导员兼导演,他以大本腔为主,豫西调唱法颇有造诣。代表剧目有《三哭殿》、《崇祯逼死煤山》、《闯幽州》、《反徐州》等。 2008年,在河南省戏剧家协会、郑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的《叱咤中原——河南戏剧演员排行榜第四届(2008年度)十大演员颁奖盛典》上被授予“特别荣誉奖”,中国剧协党组季国平为其颁奖。 2017年逝世,享年91岁。
相关推荐
林秀兰,女,豫剧旦角。河南省杞县傅集乡庞屯村。 1952年参加杞县文工团,随名艺人李玲珠、张宝珠学艺,攻花旦、闺门旦、帅旦。1954年调开封地区豫剧团。1960年调河南省豫剧院,1962年拜常香玉为师,潜心习演常派名剧《拷红》、《花木兰》、《大祭桩》、《破洪州》等常派名剧,被公认为“常派”的得意高足。1975年调洛阳地区豫剧团,1982年随团调入义马市,其主演的《佘太君辞朝》被省电视台录像。...
杨春花 杨春花,女,豫剧旦角。豫剧名票。郑州祥符剧社的社长。陈派再传,师从豫剧表演艺术家吴碧波。唱腔属祥符调。代表剧目有《春秋配》、《柳绿云》、《巾帼侠》、《三上轿》等。 杨春花,女,豫剧旦角。豫剧名票。郑州祥符剧社的社长。陈派再传,师从豫剧表演艺术家吴碧波。唱腔属祥符调。代表剧目有《春秋配》、《柳绿云》、《巾帼侠》、《三上轿》等...
李金花 李金花是陈素真先生第一个收徒,1931年在杞县收徒10岁的李金花(豫剧著名武生赵义庭原配夫人),陈先生那时候13岁,徒弟10岁,磕头拜庄王爷,拜师傅。只不过称师傅为大姐。1941年20岁的豫剧名伶李金花病逝于西安。 李金花是陈素真先生第一个收徒,1931年在杞县收徒10岁的李金花(豫剧著名武生赵义庭原配夫人),陈先生那时候13岁,徒弟10岁,磕头拜庄王爷,拜师傅。只不过称师傅为大姐...
李灵芝,女,豫剧旦角。出生梨园世家。 12岁考入了中国河南洛阳市豫剧团。拜投在马金凤老师的门下。2008年在参加上海国际文化节,新上海人“长风杯”唱歌比赛中获得了通俗金奖。作曲家何占豪老师在点评中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于2009年11月1日在上海音乐厅举行个人演唱会...
在中国传统戏曲的璀璨星空中,豫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观众的目光。近期,豫剧名家李树建发起了对另一位名家贾文龙的挑战,特别是在经典剧目《村官李天成》中,体现了新一代艺术家勇于创新与传承的决心。 李树建,这位深受观众喜爱的豫剧艺术家,一直以来都以精湛的演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。他在挑战中不仅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艺术水平,更是希望唤起更多人对豫剧的关注与热爱。举办这一挑战赛的“梨园春”节目...
李新花,女,豫剧、山东梆子旦角。山东曹县楼庄乡孙湾人。 自幼学艺,主工闺门旦、花旦兼演青衣。师从王东红,曾是山东曹县豫剧二团的台拄。李新花的唱腔优美动听,能把握人物的表现。 代表剧目有《泪洒相思地》、《抬花轿》、《桃花扇》、《洛阳桥》、《秦雪梅》、《三上轿》、《画龙点睛》、《芬黛冤家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穆桂英挂帅》、《花枪缘》、《蝴蝶杯》等。1996年9月,获“天幕杯”中青年戏曲大赛一等奖...
李战,男,豫剧教师。 李战于解放前来到兰州创办“业余剧人协会”,并导演了《裙带风》、《风雪夜归人》等知名作品。1947年,首先叫出了“豫剧”这样一个名称,以后河南梆子就被叫成了豫剧。同年在兰州创办“新光豫剧团”。 1948年任兰州新光豫剧学校的第一任校长,这所学校曾为甘肃省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豫剧演员,“梅花奖”演员周桦便是其中之一。1949年李战与常香玉一起为兰州新光豫剧学校专门进行募捐义演...
李峰,男,豫剧生角。 王小楼的亲传,曾任黄河豫剧团团长。谢庆军等很多红脸演员曾向他学戏。善演《两狼山》、《刘庸下南京》等...
友情链接